政务公开

GOVERNMENT INFORMATION

栏目导航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发布日期:2025-11-10

字号:      

台盟界别: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委会同市科委、市委网信办对该建议进行了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发展工作开展情况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双刃剑”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治理。

(一)深化监管与服务协同机制

一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市经济信息化委依托“模塑申城”工程,持续举办“走进场景”周周会活动,邀请专家对行业解决方案进行专业性指导和优化,开展相关政策解读梳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知识共享,引导人工智能安全合规应用。

二是筑牢应用安全屏障。上海已陆续建立“司南”大模型评测体系、医疗大模型检测验证中心等人工智能应用评测平台,通过对大模型开展系统性测试、验证和优化,提高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服务安全、合规、高效。

三是强化合规指导服务。市委网信办设立全国首个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累计开展政策宣贯和专题辅导9次,覆盖企业近300家。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为120余家企业提供上线备案、政策解读等支持,实现内容安全、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全覆盖。自2024年4月发布《关于受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公告》以来,已为500余家企业机构提供针对性指导。截至2025年2月,本市已有66款大模型通过备案,数量居全国前列。

(二)持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一是全力建设人才高地。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上海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推进14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10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进一步加速“人工智+X”复合型专业模式建设。

二是深化开源生态培育。阿里魔搭、开放原子基金会已在沪落地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扩大技术影响力。多款通用模型陆续发布开源模型体系,加快构建安全可控技术路线。

三是加强语料资源供给。市经济信息化委加快实施“模塑申城语料普惠计划”,成立全国首家语料专业运营公司库帕思科技,启动语料数据智能创意大赛打造专业语料加工工具链,面向全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安全合规、可持续语料供给

四是完善安全评估体系。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网信办指导成立上海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实验室加快研发大模型安全评估技术。其中,AIGC文本溯源方案形成专利并向社会公开,“对齐能手”系列大模型安全围栏系统并向企业提供免费部署试用,助力企业加强安全能力建设,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三)促进产业与社会协同发展

一是加强安全宣贯。市经济信息化委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强化产业安全发展,举办前沿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等重磅论坛发布《大模型安全实践(2024)》等多份白皮书,围绕人工智能安全评测、国际合作等展开探讨,推动构建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技术实施方案市委网信办通过组织开展微视频征集、举办《安全有道》系列访谈节目等活动,创设主题公园和示范街区等多种贴近居民生活的宣传场景,加强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安全宣贯,不断提升全民安全防护意识。

二是推动产学研安全联动。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发布《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聚焦智能终端、科学智能等“5+6”重点领域,实施大模型应用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算力、模型开发及数据应用成本,引导产业上下游协同联动,激发产业活力。市科委实施《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计划管理办法》,并通过信贷奖补引导银行加大普惠信贷投放,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二、加快推动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发展

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发展,将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打造更安全的敏捷治理,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一是强化政策引导。积极落实《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顶层设计文件,培育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的人工智能MaaS服务平台等创新模式,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场景,引导行业强化安全理念,降低企业安全合规成本。二是强化供应链安全。组织本市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优势高校院所,强化产品化定位和全链条布局,面向应用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攻关,提升上海人工智能创新策源能力和安全治理效能。三是强化协同治理。高水平举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全球安全与治理实践。聚焦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精准对接全球顶尖学者、国际组织及跨国企业代表,通过国际顶尖论坛推动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共建,促进技术成果在产业场景中的安全合规应用。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