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CENTER
2021年上海无线电管理十件大事
一、举办“庆祝建党百年-无线电点亮革命征程”短波通联(上海)活动
6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庆祝建党100周年“无线电点亮革命征程”短波通联活动成功举办。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是本次短波通联的“第一站”,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作为上海通联代表和北京通联中心进行双向通联,上海成功打响红色电波通联“第一枪”,圆满完成此次短波通联任务。
二、组建电磁频谱管控大队
为进一步完善本市无线电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行业领域无线电业务管理优势,建立了“平战结合、密切协作、信息共享、联管联控”电磁频谱管控协调协作机制,并组建了一支由民航、海事、铁路、移动通信、轨道交通等多个跨行业单位组成的电磁频谱管控专业队伍,举办成立大会,开展行业技术交流、干扰查处和实战化技术演练。
三、加强“黑广播”等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
针对不少热心群众反映广播节目内容低俗、涉嫌虚假宣传等问题,会同公安、文化旅游等管理部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密切配合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全年共定位并捣毁不法人员自行架设的“黑广播”49处。
四、编制发布《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十四五”规划》
紧密衔接国家、本市规划,依据国家规划相关管理目标落实成“上海任务”,形成无线电管理支撑城市数字化发展的“上海方案”,凸显确保电磁空间安全的“上海作用”。聚焦频率资源挖潜增效、台站全生命周期管理、审批监管便捷高效、长三角区域共享共治、安全保障全域可控、技术设施智慧融合,行政执法规范精准,形成“十四五”期间7大任务和7项工程。
五、完成第四届进博会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
建立健全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机制,连续值守相关重点区域,充分利用固定、移动无线电监测设备持续进行监测,并配备移动监测车对场馆周边、轨道交通和高铁沿线续开展巡逻监测,确保电磁环境良好,无线电发射设备正常使用。
六、做好高考等重要考试无线电安全保障
为及时制止利用无线电设备实施考试作弊的违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主动加强与教育考试院、职业能力考试院的对接协调,统筹调配各个方面的技术保障力量,加强现场无线电监测和可疑信号分析、压制,为高考、司法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公务员招考等38项考试保驾护航。
七、持续推进解决本市5G基站干扰问题
按照工信部“5G基站干扰协调办法”和“协调指南”要求,持续推进卫星地球站技术改造,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对受干扰台站进行“加装带通滤波器”技术改造,完成率100%。着力统筹5G基站布局规划,解决重要地区5G基站同频干扰问题,目前5G基站已全面开启,同频干扰得到有效解决。该项工作在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中树立起上海标杆。
八、保障典型应用场景频率使用需求
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电磁环境专项测试,许可宝钢宝山基地智能铁水运输系统专用频率使用,支持铁水运输车的无人驾驶和自动化运输调配;服务新兴技术创新应用,许可上海迪士尼室内游乐项目专用频率,传输相关控制信号以及互动数据。
九、扩大无线电管理宣传影响力
结合建党100周年,组织开展无线电宣传宣贯。制作《无线电管理那些事儿》微动画,通过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平台,在本市地铁车厢及其站台、公交、重要楼宇的6.5万个终端,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滚动播放;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无线电科普百年系列竞赛活动;制作无线电十四五规划“一图读懂”和各类无线电管理宣传册,市区结合开展无线电管理宣传。
十、持续强化无线电发射设备监管
持续推进“送法上门”服务,召开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专项普法会,赴本市各大电子通讯器材市场张贴普法宣传海报,面向行业企业解读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并做好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咨询服务。三年来累计推动389户市场主体落实备案责任,完成设备备案型号28567个。着眼产业发展实际,开展精细化监管调研,推进无线电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组织无线电发射设备“产销用”专项整治行动,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