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25日,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通过表彰先进典型、上专题党课、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社会组织纵深发展,为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级筑牢政治根基。
表彰先进树标杆 凝聚奋进力量
6月24日下午,市工经联党委隆重举行庆祝建党104周年大会。党委书记马乐声、会长管维镛及全体党委班子成员出席,并向荣获2023至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集体和个人,以及“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代表颁发奖牌、证书和纪念章。180余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联络员,部分协会秘书长及受表彰代表参会,共同见证荣耀时刻。
会上,上海市稀土协会副秘书长崔中倪、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樊泽芳、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党支部书记王云作为“两优一先”代表,结合行业实际和岗位实践,分享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生动经验,为全系统树立了学习榜样。
专题党课明方向 筑牢作风根基
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党委书记马乐声以“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主题讲授专题党课,结合实际开展典型案例剖析,为系统各单位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一是根本在锤炼坚强党性,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处理好“公与私”“自律与他律”两对核心关系,时刻筑牢“慎小慎微”的思想堤坝和“常态长效”的制度防线。二是关键在领导率先垂范,强调作风建设必须自上而下,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做到自身正、自身硬,方能带动风气根本好转。三是落脚在激发实干动能,要将作风建设成效切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紧密结合社会组织特点,通过打造党建品牌、健全党员作用发挥长效机制、选树先进典型等具体实践,展现社会组织的新气象、新作为。
培训班还邀请了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陈世瑞作专题辅导。陈教授以“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题,深入剖析了常态化长效化的深层逻辑、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为学员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分组研讨献良策 聚焦实践难题
培训期间,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在社会组织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务实的分组讨论。讨论聚焦两大实践难点:一是制度落地。如何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效融入社会组织治理结构和日常运行机制?学员们建议强化制度建设,筑牢内部治理“防火墙”,探索将关键要求固化于《章程》。二是勤俭高效。如何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确保业务活动既合规高效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讨论提出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能动性,善用资源、借势借力,形成工作“新引擎”。
学员们还积极建言献策,呼吁上级部门能针对社会组织特性,研究制定分类指导的制度规范模板,考虑不同行业属性、规模等因素引入差异化系数,使制度设计更科学、更具操作性。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持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活动中展现新担当。
部署任务再出发 谱写发展新篇
立足新起点,市工经联党委下半年工作突出四项重点。一是持续深化学习教育,善始善终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深化学习研讨、深入查摆问题、抓实整改整治。二是稳妥推进换届工作,各党组织要关心支持、积极参与市工经联换届,做好会员沟通,确保换届依法依规、平稳有序。三是攻坚“两个覆盖”,进一步摸清即将划转的100余家社会组织基本情况,推进党组织应建尽建,探索建立由优秀退休党务工作者等组成的兼职党建指导员队伍,提升覆盖质量。四是深度融合务求实效,坚决杜绝党建业务“两张皮”,协会工作必须紧密围绕“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核心宗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打造“大党建”工作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上海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市工经联党委通过表彰激励、思想淬炼、专题研讨与任务部署相结合,为系统内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充电赋能,明确了深化作风建设、提升党建质量、服务发展大局的实践路径,开启了新征程上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