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挺身逆行,打响上海静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增援战

来源:发布日期:2022-04-25

字号:      

挺身逆行

守“沪”抗疫

以奉献之心贡献央企力量


1.jpg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近日,上海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工作处于最吃紧的关键阶段。华润置地在沪单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央企使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践行“政府所需、华润所能”理念,临危受命打响上海静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增援战,高标准、高水平做好方舱医院服务保障工作,在特殊时期充分展现华润精神,彰显央企担当。


闻令而动、尽锐出战,

迅速集结打响抗疫冲锋战


2.jpg


疫情凶猛,上海告急。3月30日晚23时,华润置地在沪单位接到来自静安区政府将上海静安体育中心(以下简称静体中心)改造成方舱医院,要求静体中心运营方华润置地负责提供服务保障的紧急工作指令。面对改建后800多个床位病患和200位医护人员的庞大服务保障任务,以静体中心现有的置地运营团队力量根本无法支撑。此次紧急任务时间紧迫、责任重大而且对保障人员的要求非常严苛,压力可想而知。


在华润置地党委的高度重视下,置地在沪单位第一时间组建以置地华东大区、文体公司、万象生活商业华东大区、物业上海中心为主的静体中心专班团队,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连夜迅速召集和调配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支援静体中心方舱医院建设保障工作。


华润置地在沪单位的党员、团员和骨干员工闻令而动、踊跃请战。有些员工核酸检测报告时效不符合要求,就连夜到医院通宵排队做检测;有些员工家属开始不理解,就连夜做通思想工作……经过综合筛选,华东大区、文体公司(静体中心)、华润万象生活商业华东大区和物业上海中心共选派首批45名员工组成志愿者队伍,其中有7名党员带头冲锋在前,第二天就集结就位,马不停蹄奔赴静体中心方舱医院抗疫一线。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短短两天就召集了包括保安、保洁、工程等在内的140名工作人员,投入场地后勤保障。

3.jpg

华东大区党员冯亮波,在知道增援任务周期长、自己身体存在基础病症的情况下,依然报名请战,搬物资、晒被褥、铺床位,为方舱医院早日投入使用贡献力量;文体公司党员俞海燕,每天穿行于静体中心的各个任务点进行协调,步行2万步以上;华润万象生活商业华东大区党员张天褘,3月25日至27日在小区连做3天志愿者后,依然第一个报名,充分践行党员当先锋、做表率的担当。


静体中心方舱医院于3月30日晚开始进场改造,从3月31日到4月3日,华润置地保障团队以及兄弟单位相关人员搬运物资近30吨,按方舱医院规范要求修复修补近20余处,同时调试舱内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杀,完成门闭舱清工作。经过夜以继日的高强度工作,4月3日,在政府和各参建方的共同努力下,占地1万平方米、拥有840张床位的静体中心方舱医院正式启用,第一批患者正式入住。


4.jpg


党建引领、多方联动,

全力以赴坚守抗疫阵地战


5.jpg


静体中心方舱医院现已进入了常态化运行的状态。如果说改建方舱医院是临危受命、展现华润置地敢打硬战、能打硬战的冲锋之战,那么随着静体中心方舱医院的正式投入使用,长周期的持续保障工作就是这场战役的阵地战、持久战。在这个过程中,华润置地牢牢把握住思想组织防线和后勤资源补给两大关键,为打好这场抗疫阵地战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筑牢“四个一”思想组织阵地。


长时间的保障工作需要坚韧的体力支撑,更需要思想上的正确引领。在置地党委的领导下,华润置地在沪单位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四个一”模式,即发布一份动员令或倡议书、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组建一支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开展一系列正能量宣传,有力打造坚不可摧的思想组织阵地。


广泛深入动员,筑牢思想共识。


早在3月初,华润置地党委就发出了《关于组建突击队支援一线抗疫的倡议书》,华润置地在沪单位党组织也结合上海抗疫形势,纷纷发出动员令和倡议书。比如,在增援静体中心方舱医院第二天,置地华东大区党委发布了《在大战大考中彰显奉献担当—华东大区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动员令》,对抗疫进行深入动员,在党员干部员工中形成了广泛的思想共识。


建立临时支部,形成统一指挥。


在置地党委的指导下,置地在沪支援静体中心方舱医院单位共同制定了《华润置地支援上海静安体育中心抗疫临时党支部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组织架构、工作职责、组织生活和保障措施,通过组建临时党支部,在增援队伍中形成主心骨和指挥部,有效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形成统一指挥、统筹协调的机制和能力。


组建先锋队伍,发挥示范作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置地党委高度重视发挥党团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组织增援志愿者中的党员和团员组成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在服务保障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比如,在面临危险性更高的进舱服务保障任务时,多位党团先锋义无反顾,率先垂范,积极报名入舱,以实际行动捍卫先锋之名。


开展正向宣传,倡导奉献担当。


针对增援静体中心方舱医院志愿者的逆行壮举,置地第一时间组织华东大区、万象生活商业华东大区和物业上海中心在官方公众号纷纷进行专题报道,宣传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营造争做先锋、争当先进的向上氛围,彰显了红色央企使命和担当。


6.jpg


加强多方联动,着力夯实后勤资源保障阵地。


面对庞大的病患和医护群体的服务保障需求,解决好后勤资源保障是一道必须要解答好的难题。


加强与政府部门资源联动


从方舱医院改造期间的物资搬运、床铺安放,到病患和医护人员入住后的吃、住、卫生和安全防护等各个环节,置地增援团队都需要与政府部门安排的医疗团队、消杀团队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坚决杜绝交叉感染和风险外溢,共同保障方舱医院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和使用。


7.jpg


加强华润内部资源协同


除了政府部门对后勤物资的统筹协调外,置地在沪各单位也积极组织调配物资支援静体中心。因为上海全域静态管理,许多物资无法正常从市面上采购,置地华东大区积极协调华润万家、华润医药在沪单位为增援保障团队及时送去了急缺的食品物资和连花清瘟胶囊等医疗物资;面对日益增加的保安、保洁需求,万象生活商业华东大区和物业上海中心积极抽调力量进行人员补充。各方同心协力,同向发力,只为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8.jpg


温暖守“沪”、润心呵护,

多管齐下打赢抗疫心理战


9.jpg


抗疫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治疗,更是一场心理上的斗争。关注好病患的心理健康,避免疫情带来的心理冲击、心理疾病也是置地增援静体中心方舱医院志愿者们的重要关切,成为他们服务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静体中心方舱医院,很多细节都体现出华润人对病患人员的用心关爱,也让静体中心方舱医院一经投入使用就成为“网红”,受到各方社会关注和好评。比如,媒体密集报道4月3日晚“大白”们推着巧克力、牛奶、水果堆成的“蛋糕”,走到首批患者郝阿姨的床位前,给她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为了体现人性化,尽可能将家长和孩子安排在一起,方便母亲照顾宝宝,运营团队群策群力,最终将两个床铺并排在一起,拼成了一个个性化“亲子”大床房;为帮助来沪参加小提琴艺考的浙江女孩完成艺考,志愿者协助民警一起为其寻找合适区域进行练习,方舱走廊里响起了悠扬的《海滨音诗》小提琴声,女孩在方舱医院内也顺利完成了线上考试……


4月8日,国家卫健委巡查时,对静体中心方舱医院的运维工作,以及保洁脱防护服动作标准,出舱流程规范等情况给予肯定,静安区中心医院、消防部门也表示工作人员“台型扎的好”,项目消控室灵敏性强;许多病患在网上发布视频,赞静体中心方舱医院的服务保障超出了预期。


华润置地保障团队“严紧硬”的工作作风,“标准化、专业化、零容忍”的工作标准和安全底线思维,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得更加用心、更有温度,彰显了“有华润,多美好”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擦亮了华润在沪的品牌效应。


10.jpg


上海抗疫的硬仗仍在持续。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日子里,华润置地增援静体中心方舱医院保障团队,以义无反顾、奉献拼搏的精神投入到病患和200余位医护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中,为华润置地、华润人赢得了尊重和认可。截至4月21日晚,静体中心方舱医院已累计收治病患1780人,出院958人。


华润置地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继续全力保障上海静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运维工作,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更好的守“沪”抗疫贡献华润力量。



资料来源:华润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