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GOVERNMENT INFORMATION

栏目导航
【政协】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710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发布日期:2021-05-24

字号:      

沪经信提〔2021〕0013号


许伟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本市数字化转型要以增强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取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20年,上海出台“3+3”智慧城市建设若干意见,持续推动经济、生活、治理等领域数字化建设,深化数据共享开放、应用融合创新,从350个国际城市中脱颖而出,摘取“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这是中国城市第一次荣获),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下良好基础。2020年底,市委、市政府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明确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构筑上海新的战略优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部署,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巩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筑上海未来新的战略优势,市委、市政府于2020年底发布《意见》。主要包括几方面内容:一是深刻认识转型意义,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上海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子,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二是明确转型总体要求,到2025年,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三是坚持整体性转变,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提升,推动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全面转型。四是坚持全方位赋能,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新技术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数字底座为支撑,构建数字城市建设基本框架。五是坚持革命性重塑,再造数字时代的社会运转流程,重构数字时代的社会管理规则,塑造数字时代的城市全新功能,重建数字时代的城市运行生态。六是创新工作推进机制,从领导力、专业能力、市场动力、示范引力、社会合力等方面对各区、各部门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工作提出要求。

        二、加快生活领域数字化转型,创造高品质生活

        生活数字化转型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有力抓手,上海重点聚焦医疗、出行、养老等民生服务重点领域,推动建设一批重点应用场景,持续提升市民体验度和获得感。

        医疗领域,通过“便捷就医”七大应用场景建设,运用5G、大数据、AI等数字新技术,开创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医疗创新发展新局面。一是精准预约,通过对每个专科、每位医生出诊时间的精准预约时段划分,既缩短老百姓在院候诊时间,又减少门诊病人聚集,让就医过程不再漫长。二是智能预问诊,从医患双重视角出发,共享255个专科知识库,覆盖80%临床科室,创新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患者智能专科预问诊服务,增加有效的医患互动时间,实现候诊即就诊。三是电子病历卡,电子病历随身携带,免去了纸质病历携带不便的弊端,增强群众就医感受,又做到既往病史随时查,便于医生综合判断。四是互联互通互认,基于健康网和医联工程,实现所有医疗机构的跨院互联互通,明确了44项互认的检验检查项目,构建全市就诊检查记录“一张网”,检查不重复,省钱又省心。五是医疗付费一件事,基于“随申办”移动端,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和诊疗过程“无感支付”的“脱卡”“扫码”支付体验,患者“告别往返跑,支付零排队”。六是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网上申请和疫苗接种记录随时查,既有效优化群众核酸检测流程,又缓解医院核酸检测压力。七是智慧急救,将医院急诊室与“120”指挥调度系统无缝对接,及时获取急救患者信息做好相应准备;“120”车载远程会诊设备则让车上救护人员获得医院专家的指导,提高救治成功率,实现上车即入院。

        出行领域,积极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推进交通数字化转型及公共交通便民服务。一是便捷停车服务。汇聚全市4700多个公共停车场(库)和收费道路停车场、约100万个公共泊位的公共停车资源,以各种可以触达的信息分发渠道,及时准确地推送给出行者,实现停车资源有效共享。目前已在新华医院、瑞金医院开展停车预约试点,通过线上签约对接小区居民和商业场(库)共享停车位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二是数字赋能交通治堵。通过每日采集约4亿条车辆动态数据,全面掌握本市车辆运行底数,建设7038公里可计算路网,精准计算城市主干路网承载力,对具有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的“人、车、路、企”,进行标签化管理和自动预警,实现综合感知多类交通运行风险隐患。同时,针对系统预警的拥堵信息开展即时研判,及时发布拥堵信息和绕行线路;基于交通大数据优化信号灯控制,按照路口机动车流量对信号灯进行动态调整,提升路口通过效率。三是加强轨道交通智能化管。目前上海地铁通过票务客流大数据,分析各条线路满载率、列车车厢拥挤度等信息,合理化地制定各线行车计划,不断缩短大客流区段的行车间隔。同时,通过设施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保障的数据驱动,组建智能维修决策管理平台,实现了10倍以上巡检效率的提升以及轨道伤损的数据研究,确保轨道交通区域的安全。

        养老及社区领域,一是打造“为老服务一键通”重点场景,努力打破“数字鸿沟”,通过融合一键通电话机、移动手机、电视等终端,提供“操作简易、直达需求”的服务模式,帮助老年人快捷、便利地寻找到医院、交通、养老顾问等服务资源,获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智能化服务;引导企业开发相应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落地应用,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又具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特征的养老服务;加强物联网、远程智能安防智能监控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应用,实现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老年人应急呼叫项目全覆盖。二是探索社区生活新样板。加快社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光纤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能快递柜、智能充电桩、智慧停车、智慧康养、智慧安防等智能终端部署,加快排水、供电、供气、照明等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支撑市民享受数字新生活。推动打造15分钟数字生活圈,加快医疗、教育、娱乐、养老、物业等各类公共服务整合,为不同人群提供主动化、精准化、个性化智能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上海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本导向,强化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关键支撑,加快形成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生活数字化应用,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际成效。

        是统筹融入城市整体性转变。将生活与经济、治理数字化转型作为整体统盘部署、统筹谋划、统一推进,围绕生活数字化产生的“牵引力”,激发经济数字化“推动力”,强化治理数字化“保障力”,政府、企业、社会形成三方合力、紧密互动、共同打造数字化美好生活。

        二是重点关注人的全方位赋能。围绕在上海生活的每一个人全周期、多层次需求的数字化能力响应和服务赋能,面向各类人群不断发展的生活服务需求,通过数字化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联动的数字孪生生活空间,不断提升各类民生服务的精准性、充分性和均衡性。

        三是着力突出行业革命性重塑。打破行业信息化的传统思路,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切入点,以用户体验度为视角,全面梳理相关流程中的堵点、难点,用数字化理念重新构建行业规则,重新谋划服务模式,重新定位改革方向,实现各行业主体的数字化转型和服务能力提升。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5月24日          




联系人姓名:张诚                                联系电话:23119373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5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