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GOVERNMENT INFORMATION

栏目导航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沪经信生〔2021〕1111号

来源:发布日期:2021-12-20

字号:      

各区经委、商务委、科经委:

        根据《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有关精神,为全力推进本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将《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12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任务等,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产业能级不断提高、服务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创新动力显著增强等特点。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十三五”期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至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营业收入从25171.3亿元上升至30552.4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11358.62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17630.49亿元,增幅达到5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41.35%增至46.21%,占服务业比重从58.66%提升至63.53%,年均增速超过10%。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拉动经济增长,显示了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二)重点领域模式创新

        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从EPC(设计-采购-施工)提升至EPC+N(EPC连接整合咨询规划、调试、运营管理、融资租赁、技术培训等各类服务),实现核心技术、服务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四大提升。研发设计服务在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设计之都”建设加速推进,“上海设计”能级显著提升。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服务在垂直细分行业涌现多种类型创新场景,助力实体经济降本提质增效。供应链管理服务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创新打造第三方、第四方服务平台,嵌入式为制造业赋能。检验检测服务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户均收入位列全国第一,品牌影响力与公信力持续提升。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形成一定规模,部分技术产品在全国优势明显,形成完整的服务产业链。金融专业服务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服务模式、服务方案、服务平台创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三)服务型制造转型突破

        “十三五”期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服务型制造统计方法与评价指标》及《上海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点模式与推进方法》研究,共有1家企业、2个平台、3个项目获得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2019年、2020年连续开展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和示范区遴选,共有46家示范企业、21个示范项目和17个示范平台入选,浦东新区、松江区评为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区”,示范企业的服务化率平均达到30%以上。通过建立服务型制造企业数据库,夯实服务型制造的基础支撑;通过推动交互式、多链式、创新式服务型制造模式应用,提高企业的服务化率;通过推进激发企业内生增长动力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人才培训等,优化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生态。

        (四)集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设立40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总规划面积超过5000公顷,集聚企业超过2.5万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单位土地面积年营业收入达到328.5亿元/平方公里,经济密度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以服务先进制造业为主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聚集了一批在行业内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建成了市北、金桥、张江集电港、临港松江、临港浦江等一批示范园区。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对接资源协同创新,加快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和环境,打造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产业综合体。

        二、“十四五”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加速期,是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时期。

        (一)重要机遇

        1、新发展格局逐步建立,“双循环”机遇凸显

        上海正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定位要求,使上海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地位凸显。

        2、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区域联动优势明显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各重点领域合作呈现良好势头。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龙头,上海将引领带动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辐射带动更广大区域发展。

        3、“五个中心”、“五型经济”吸引创新要素集聚

        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发展“五型经济”为集聚创新要素创造了条件,在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为创新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4、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正与各产业领域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的新赛道、产业布局的新方向,生产性服务业将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

        (二)发展新趋势

        上海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展望“十四五”,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五大新趋势:

        一是产业发展数字化。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二是细分服务专业化。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锻长板、补短板”,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更加突出,专业服务的优势逐步显现,将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三是技术服务高端化。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全面推进,新技术加快渗透、应用,高端服务集中度逐步显现,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高端服务将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四是两业发展融合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呈现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制造业服务化和发展服务型制造成为“两业融合”的主要方向。

五是服务能力品质化。上海正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成为企业的竞争核心,打造服务品牌成为必然手段。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更好体现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在上海服务国家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做强、做优服务型经济,助力打响“四大品牌”,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服务赋能“3+6”产业体系,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全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能效升级,全面提升上海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推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规划引领。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性作用,鼓励、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各种生产要素顺应市场需求,探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强化规划引领,进一步营造市场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创新驱动,融合共生。围绕全产业链整合优化,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耦合共生。

        ——支撑提升,突出重点。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六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提升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科学布局,构建资源集约、区域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坚持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双循环”战略中的枢纽作用,增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对国内外的辐射力,形成各方合作共赢格局。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各重点领域规模指标、质量指标进一步提升,专业化、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服务型制造生态体系建立,“两业融合”在产业链高端的示范效应显现,初步建成辐射力大、附加值高、品牌优势强的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圈。

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年营业收入总规模达到45000亿元左右,年均保持8%左右增长,力争快于全市服务业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三分之二左右。培育和打造2000家生产性服务业头部企业、品牌企业和示范企业;遴选2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平台(项目)。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建成50家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总规划占地面积约6000公顷,集聚3万家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四、重点领域

        “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更加智能化、知识更加密集的十大重点领域,即: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产业电商服务、研发和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智能运维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生产性专业服务、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

        (一)围绕价值链整合的重点领域

        1、总集成总承包服务

        引领全国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创新,扩大服务辐射,助力打造“上海制造”、“上海服务”品牌。到2025年,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成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领域。

        鼓励企业开展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到状态预警、故障诊断、维护检修、回收利用等全链条服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引导企业增强咨询设计、远程运维、项目运营管理等服务能力,发展建设-移交(BT)、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交钥匙工程(EPC)等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拓展应用场景和领域,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和信息技术集成服务,提供“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集成系统。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标准等与国际接轨,带动制造业“走出去”。

        2、供应链管理服务

        推进智慧供应链应用,探索供应链管理增值服务,进一步鼓励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形成在全国的创新优势。到2025年,打造近百个多元化新型供应链管理平台。

        重点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产业,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鼓励建设战略储备中心和供应链分拨中心,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外包合作,引导物流、快递服务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发展零库存管理、生产线边物流等新模式。加快推广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标准衔接,推广标准化装载单元。依托华新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E通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园区,推动物流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发展。

        3、产业电商服务

        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在线新经济发展为引领,支持产业电商平台创新发展,加速服务外包与产业电商的深度融合,打造面向重点产业、重点环节的行业级、通用型产业电商平台。

        加强面向制造业应用的软件研发,推动制造业企业与软件信息服务商深度合作,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水平。鼓励企业发展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信息技术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信息安全等服务水平,加速产业电商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拓展产业电商服务的范围,引导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依托上海长三角产业互联网促进中心等机构,建设长三角产业互联网总部基地,营造产业电商发展生态。重点打造“中国(上海)工业品在线交易节”等系列品牌活动。

        (二)加速创新力溢出的重点领域

        4、研发和设计服务

        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研发和设计服务能力保持国内优势地位。到2025年,创建100个国家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十四五”期间吸引外资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80家左右。

        面向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大力开展研发攻关,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引导研发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服务,开展定制化研发、嵌入式研发和系统性研发等。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以金桥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临港松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园区为载体,吸引全球研发机构和研发资源集聚。

围绕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建设,深度融入全球设计网络,加速建设全球设计资源要素交流平台。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扩展,进一步发挥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务设计及数字设计等优势,突出设计服务的个性化、柔性化,搭建设计服务的C2M平台。加快开发利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设计、虚拟仿真、感性意象设计等设计服务,实现多学科交叉系统设计,满足大规模定制设计需求。

        5、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确保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国内领先地位,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建设一批面向国际、技术领先、资源共享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质检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家。

        加快发展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消费品等产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可认证等服务,建设一批面向重点产业的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新业态。积极参与国际检验检测标准制定,进一步深化国际互认体系建设。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资源与特色产业园区融合,推动检验检测企业向市北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临港浦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园区集聚。

        6、智能运维服务

        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引导专业维修服务向智能化、流程化、平台化的智能运维服务转型。“十四五”期间,新建高端智能运维服务平台20个,培育高端智能运维服务企业100家。

        在汽车、船舶、飞机等装备维修领域,着力破解数据共享、应用衔接等技术难题,运用故障知识库、3D技术等对装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实现AR、VR远程诊断,提出高效的维修指导,建设产品数据采集、智慧识别、实时定位、远程监控和在线诊断等智能运维服务平台。引导制造业企业跨领域、跨地域协同,建立大数据联盟等产业链合作组织,实现智能巡检、隐患预警、设备档案云端化存储查询管理等全生命周期自动化运维管理。

        (三)强化功能性支撑的重点领域

        7、节能环保服务

聚焦“碳中和”、“碳达峰”,推进节能服务、环保服务及资源循环利用服务等共同组成的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各类专业化节能技术和服务升级。

        重点培育节能环保监测评估、规划设计、工程咨询、技术服务、运营管理、展示交易等专业服务机构,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节能环保产品和绿色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节能评估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体系。丰富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打造“互联网+节能”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等发展。加快发展契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特殊生产制造环境所需的室内洁净技术,提升高端制造全生命周期洁净服务能级。依托低碳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产业集聚发展。

        8、生产性金融服务

        加强生产性金融服务创新,培育金融专业服务新业态,引导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为制造业提供金融支持。

        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领军企业整合产业链和信息链,发挥业务合作对风险防范的积极作用,配合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高上下游企业的融资能力。逐步发展设备租赁和融资租赁服务,鼓励融资租赁公司、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融资租赁、卖(买)方信贷、保险保障等配套金融服务。探索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扩大知识产权融资规模。发展在线金融,重点推进供应链金融线上业务,支持开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9、生产性专业服务

        聚焦服务价值链高端,推进与制造业相关的咨询、法律、会计、审计、信用、公证、标准、知识产权、广告、品牌运营等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业做优做强,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服务能力的专业服务企业。

        加强专业服务企业“从战略到执行”的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推动高质量专业服务标准化。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咨询服务、企业法律服务、财会审计服务、品牌营销服务等专业服务品牌。支持本土专业服务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加盟合作、联合经营、直接注册、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及港澳台市场。引导中心城区加快建设高端生产性专业服务业集聚高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产性专业服务品牌。

        10、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瞄准上海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创新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业态,拓展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为产业发展培育和储备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评价等的支持力度。持续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实训基地投入力度,开发一批高质量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工匠型产业高技能人才。积极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鼓励线上职业教育培训产品开发、模式创新,推广在线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云端培训服务等。打造跨界融合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和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加强技术型和管理型兼备的高端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培养,建设高端产业人才库。

        五、服务六大重点产业

        “十四五”期间,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六大重点产业,推进与各重点产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一)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以研发和设计服务、信息服务为重点,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服务能级。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培育国家级EDA平台;加大集成电路装备材料、电子信息核心基础元器件的研发攻关,支持ODM、整机设计等提升研发设计水平;支持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发展;加强节能环保服务特别是洁净技术服务对集成电路生产环境的服务保障。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加大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特殊需求的智能运维服务供给;拓展软件信息、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服务领域,引导电子信息企业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

        (二)服务生命健康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以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为重点,扩展生命健康产业的服务生态圈。大力发展新药临床前及临床合同研究外包服务(CRO),推进药物筛选、药物安全评价、模式动物培养等公共技术服务和共享服务,支持合同委托研发生产服务(CDMO/CMO)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专业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建设。以高标准供应链管理服务,构筑生命健康产业从研发、制造到流通、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支持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相关的知识产权、信息咨询、中介代理等专业服务发展;发挥生产性金融服务优势,为医药研发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三)服务汽车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以智能出行服务为重点,创新和延伸汽车服务产业链。构建由智能汽车、共享汽车、网约汽车、租赁汽车等组成的移动出行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移动出行平台服务提供商。完善汽车产业从研发设计、安装调试、物流交付到故障诊断、维护检修、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服务。强化汽车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设计服务能力;加强车况、出行、充放电等数据挖掘应用,拓展数据增值服务应用空间;创新汽车金融服务,规范发展汽车租赁、维修保养、改装、二手车交易等后市场服务。

        (四)服务高端装备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以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智能运维服务为重点,强化对高端装备产业的服务支撑。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创新,增强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和集成服务能力,推动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动专业维修向智能运维升级,提高智能运维服务对装备运行安全的保障能力。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聚焦研发和设计,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加快第三方研究服务、试验服务的推广应用;发展适应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融资租赁、保险等生产性金融服务。

        (五)服务先进材料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以研发和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为重点,提高先进材料产业相关服务的技术能级。加强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的研发创新,重点强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材料的自主保障;针对先进材料的原料检测、质量检验、工艺分析、应用认证等环节,大力发展专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完善新材料专业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专业服务;逐步推进先进材料领域的大宗商品贸易平台、资源综合利用平台等产业电商服务;全面普及材料产业领域的节能环保服务和资源综合利用服务。

        (六)服务时尚消费品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以创意设计服务、品牌策划服务等为重点,激发时尚消费品产业的服务元素活力。吸引创新元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加快创意设计与时尚消费品产业的融合,建设数字化设计与虚拟仿真系统,发展个性化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交互设计等。推进附加值高、可循环的高性能时尚消费品材料研发;加快服务于时尚消费品产业的品牌策划、咨询、广告、营销等各类生产性专业服务创新发展,为时尚消费品制造业提供价值链高端服务增值。

        六、空间布局

        根据上海先进制造业规划布局及2035城市总体规划,围绕上海高端产业集群发展,结合服务能级提升、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辐射等,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重点构筑“中心”提升能级、“五区”激发潜力、“新城”创增长极、“长三角”辐射联动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空间布局。


         (一)“中心”提升能级

        结合城市更新,聚焦中心城区中的外滩-陆家嘴-北外滩、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张江科学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杨浦滨江、苏州河水岸经济发展带等重点区域,吸引价值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时尚设计、生产性金融、生产性专业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的服务能级和辐射功能。

        (二)“五区”激发潜力

        加速桃浦、吴泾、南大、吴淞、高桥“五区”转型升级,结合“南北转型”,在现有制造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充分激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推进两业深度融合,打造产业提升圈。

        桃浦地区主要布局基于产业链和价值融合创新的新型服务生态圈,延长智能科技、智能服务产业链;吴泾地区重点发展信息增值集成服务,强化人工智能、科技时尚产业链;南大地区重点发展平台经济、产业互联网、车联网、科技研发等融合型新业态;吴淞地区重点发展绿色低碳相关的生产性专业服务,拓展智能硬件、新材料产业链;高桥地区重点探索布局创新设计生态系统,构建新兴产业相关的服务产业链。

        联动“南北转型”,金山区主要依托国际化工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先进材料、绿色低碳、高端智能装备、AI+无人机等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建设。宝山区充分发挥智力产业园、智能制造、钢铁金融、移动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集群效应,打造数字产业和在线新经济发展带,重点布局平台经济、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三)“新城”创增长极

        根据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要求,打造产城融合创新圈。结合区域物流枢纽规划,推进为新城产业配套的物流业发展,为新城导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嘉定新城重点发挥汽车产业基础优势,聚焦汽车研发设计、智能出行、汽车金融、展示交易等服务和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着力打造汽车产业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推动南翔智地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转型升级。

        青浦新城围绕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支持物流快递、产业电商和信息服务、北斗导航、会展服务、专业维修等优势产业继续壮大,引导数字创意设计、供应链管理、智能运维、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聚集。

        松江新城聚焦G60科创走廊,打造科技创新、研发设计高地,围绕生物医药等产业重点布局全球一流的研发设计中心和高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临港松江科技城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提质升级。

        奉贤新城重点围绕东方美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吸引与美丽健康、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研发和设计、检验检测认证、品牌营销、产业电商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南汇新城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核心,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汽车、高端装备等前沿产业,重点布局以研发和设计、检验检测认证、供应链管理、保税维修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四)“长三角”辐射联动

        重点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大平台,依托嘉青松闵高端产业集聚带和金山湾区,延伸G60科创走廊,多点辐射联动,聚焦服务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创新、优势互补的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供应链管理、产业电商和信息服务、商务会展、国际贸易等开放型、总部型生产性服务业。结合上海产业电商平台、大数据核心技术与长三角制造网络优势,共同打造数字化长三角,构建跨区域产业升级公共服务平台。

        七、重点任务

        (一)实施“数字赋能服务”工程

        加快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化全面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服务产业集群。

        大力提升“上海服务”数字化能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引导企业提升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能力,推动产业互联网建设和5G在智能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和服务体系。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在线新经济。以服务模式创新为引领,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发展在线研发、在线检测、远程运维、无人配送、在线金融、在线教育等在线服务模式,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咨询、信用、专利、广告等生产性专业服务领域的应用。

        促进平台生态数字化增能。以创新性产业电商平台为基石,全面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场景建设、数据赋能、供需对接等全链条解决方案服务商,更有效地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推进“两业融合”工程

        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探索“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上海产业体系由“制造”向“创造”跃升,由“壮大”向“强大”迈进。

        积极构建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升级,推动制造业企业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检测计量能力、智能运维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衍生服务能力。优化产业链协同,深化制造与研发、流通、消费、运维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关联,强化关联产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上的协作联动,推动产业发展模式转型。

        创新发展新技术、新场景。夯实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发挥创新链溢出效应,致力实现制造、服务、技术“三维融合”。鼓励制造业企业在研发、供应链、制造、运维等环节中加大交互式服务投入,提供信息增值服务。鼓励服务业企业不断拓展创新服务场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培育新试点、新示范。加强“两业融合”政策宣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先行探索,引导业内企业优化创新,培育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项目、平台、企业。围绕上海“3+6”产业体系,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打造一批“两业融合”特色集群和示范区。

        (三)打造“服务型制造”工程

        根据上海制造业发展现状,大力推进个性化定制服务、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促进制造过程更为智能化、集成化、集约化。

广泛开展个性化智能定制。以客户的个性化体验为核心,发展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鼓励企业通过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融入产品设计,实现企业和客户的价值共创;建立可定制的、订单快速响应的、柔性智能的产品制造生产系统,形成企业内外网络化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供应链和协同服务的产业生态圈。

        积极推进共享制造。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共享工厂,提供以租代售、按时计价、按需使用等灵活的生产设备共享服务。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共享制造服务生态,鼓励企业面向社会开放研发设计、质量监控、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智能运维等服务能力。推进共享制造平台建设,弹性匹配、动态对接供需双方需求。

        全面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企业以客户为中心,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围绕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护检修水平,拓展售后支持、在线检测、数据融合分析处理和产品升级服务。建设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平台、产品数字孪生体等,提高产品生产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

        (四)开展“载体提质”工程

        根据重点产业布局,在已建成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基础上,打造若干个特色鲜明的品牌园区。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进行分类指导,形成发展梯度和层级;新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与原有功能区在空间上联动、在业务上互补,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品牌建设。在现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基础上,培育20家产业定位明晰、服务功能齐全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品牌园区。加快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资源对接、品牌输出,推广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运营模式,在全国打响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品牌。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联动发展。依托园区数字化转型,突破地域限制,开展线上资源对接、业务合作,形成南北串联、东西联动的生产性服务业网格化发展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度更高、辐射能力更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发展高地。

        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招商引资力度。紧贴三大主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明确各功能区自身产业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发挥功能区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一批掌握产业链资源配置、上下游协同能力强的总部企业、全球及地区研发中心、行业头部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助力全市招商引资。

        八、保障措施

        (一)协调多方力量,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政产学研用各方参与的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工作机制,共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市区两级部门在产业规划、空间布局、任务落实、项目落地、安全生产等具体工作推进中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十四五”规划有效实施,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推进制度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落实支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深化产融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助力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标准制订及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认证。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及“两业融合”统计制度和统计体系,加强统计调查。

        (三)开展示范推广,增强辐射带动。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模式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示范平台案例总结、经验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统筹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和制造业企业等多方资源,深入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开展巡访、咨询和诊断服务,深化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的认识,深入推进“两业融合”。

        (四)保障产业用地,加强园区建设。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产业用地政策,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空间,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发挥存量土地效益,优先支持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盘活低效用地,保障园区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

        (五)鼓励全球布局,深化国际合作。搭建多层次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国际交流平台,鼓励企业、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创新合作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布局研发设计中心和分支机构,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制造服务网络。

        (六)培养引进并重,提升人才质量。依托重点人才工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服务型制造人才发展体系。鼓励行业组织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对高端人才的服务能力。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